- · 纺织学报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纺织学报》投稿方式[06/01]
- · 《纺织学报》期刊栏目设[06/01]
蹲点深一度丨超乎想象的纺织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我们团队都是学纺织和印染的,都是第一次接触人造血管,只能一点一点地学。”刘玉杰说。 “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只依靠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企业没有自己
“我们团队都是学纺织和印染的,都是第一次接触人造血管,只能一点一点地学。”刘玉杰说。
“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只依靠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就相当于把一项技术转移到了企业,是‘一次性'的创新。企业必须要围绕技术攻关锻炼队伍,这样实现技术上突破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才队伍的锻炼成长。”房宽峻说。
看上去极为普通的纱线,记者试着用力拽了拽,纱线纹丝不动,手掌却被勒出了印痕。
人造血管竟然可以织出来?接过人造血管仔细端详,记者发现,这是一段“纺织感”很强的管状织物,白色的管壁纵向织着一条黑色标志线,因有着致密的螺旋波纹结构,“血管”可伸缩,可打结,可自由弯转,弹性很好。
“发展成熟的传统行业,更需要创新,使技术和产品实现差别化,这样才有生存空间。从发展趋势来看,跨行业、跨领域的研发,或许是纺织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房宽峻说。
“回收的旧衣服,上游企业经过一系列工序制成原料,我们就可以做成莱赛尔纤维,再由下游企业纺纱织布生产出新的衣服。这不仅是‘重生',还是升级。因为莱赛尔纤维既有合成纤维的强度,又有天然纤维的吸湿性、抗静电性,有丝绸般的手感和光泽,易于纺织、染整加工,舒适性、透气性更好。”山东鸿泰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勤说。
9月22日,环升新材料为浙江客户阻燃隔热防护服面料所研发的新型纱线,拿到了中试检测报告,即将进入量产。“原本300克面料才能达到的防护标准,我们通过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用250克甚至200克就可以达到。碳排放少了,面料更轻薄了,衣服成本降低了,但是功能不减。”郝永刚说。
织出来的人造血管
高耗能、高排放曾是传统纺织行业的特征。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碳排放量占据全球碳排放量的10%,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污染行业。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聚乳酸纤维契合“越环保约时尚”的纺织消费新理念。
“发展成熟的传统行业,更需要创新,使技术和产品实现差别化,这样才有生存空间。从发展趋势来看,跨行业、跨领域的研发,或许是纺织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房宽峻说。
曾经,消费者关注服装的使用寿命,越结实越耐穿越好;如今,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其“归处”。推动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使旧衣服“脱胎换骨”再次变成新衣成为发展趋势。
“截至9月底,鸿泰鼎5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线已经全部投产,可日产高品质莱赛尔纤维140吨。”王勤表示,为了拓展功能性莱赛尔纤维产品,他们投资4000万元建了一条中试生产线,有保健功能的生姜莱赛尔纤维、相变储能纤维、石墨烯莱赛尔纤维等都在研发中。莱赛尔纤维也将实现“千变万化”。
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瞄准国际先进、科技创新、智能制造、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市场开拓、强化服务等方面,以国际先进为定位,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措施》提出,要推动中小企业瞄准面料、纱线、装备等细分市场专注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促进制造与服务深入融合;要推动纺织服装领域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支持省属企业牵头建设纺织服装设计联盟中心;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围绕节能减污、低碳绿色发展,实施一批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项目;要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到2025年年底,力争实现全省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覆盖,全省累计培育100个“江苏精品”,争创一批纺织服装领域的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和江苏省省长质量奖。
◎发展越成熟,越需要创新
◎织出来的人造血管
从2013年担任愉悦集团首席科学家起,房宽峻几乎每周都要往返于青岛与滨州。让他欣慰的是,不少研发团队的青年研究人员已经成为愉悦集团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关键岗位上继续进行着科技创新,并带动全员创新。
莱赛尔纤维俗称“天丝绒”,是以可再生的竹、木浆粕为原料,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王勤介绍,他们公司采用最先进的溶剂纺丝干法工艺进行生产,将原料粉碎后和溶剂直接混合、加热、溶解后纺丝,加工过程物理、环保、节能,排放接近于“零”,溶剂回收率可达99.7%。
文章来源:《纺织学报》 网址: http://www.fzxbzz.cn/zonghexinwen/2022/1009/844.html
上一篇:福建顺源纺织:创新引领 打造高端纺织企业
下一篇:互太纺织(01382)10月14日耗资57.2万港元回购2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