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倾力打造纺织服装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

来源:纺织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学校以多元协同夯实三创并举的育人环境。开发国家级专业资源库、精品在线开发课程、活页式国家规划教材等优质教学资源;融合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立项2021年国家级职

学校以多元协同夯实三创并举的育人环境。开发国家级专业资源库、精品在线开发课程、活页式国家规划教材等优质教学资源;融合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立项2021年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基地培育项目,建成总投入超过2亿元的国家发改委立项资助的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广东纺织服装公共实训中心”等。

多年来,学校连续多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一等奖”;连续8年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并获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人才培育奖;入选“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立项广东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2020年中国大学生女装设计大赛中,学校学生斩获金奖。

近5年来,学校“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先后引进团队资金超2亿元,精准服务企业246家,成功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29家;向广东地区输送毕业生余名专业人才,有力支撑了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开花的成绩背后,是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不断深化纺织服装类专业“双融引领、三创并举、四联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打造纺织服装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付诸的探索和努力。

学校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以企业用人需求为根本、以科学育人为导向、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先后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携手成立广东纺织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广东高明创新产业研究院”等。依托政校企行共同投入资金、场地、设备和人员,建设纺织服装公共实训中心、纺织研究所等国家及省市级产教研创服融合平台,推进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全面对接,实施“政校企行联袂、校企师生联动、产学训赛联结、教研创服相联”——“四联”驱动协同育人,形成“教学做产研创服一体化”共识,实现对学生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全方位锤炼,培养出一大批纺织服装复合型技能人才。

“四联”驱动 增强政校企行融合力

“三创”并举 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学校围绕“厚德行、重基础、强技术、精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出发,对标行业技术和职业资格标准,重新梳理岗位核心技能和关键技术,基于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全过程,围绕复合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产业技术新元素和优秀文化,重构“创意+设计、创新+工艺、创业+营销”,三创并举、能力递进课程体系。

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中,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杨丹妮、黄香愉团队一举摘得全国第一名,这是学校继2021年获得该赛项全国第二名后的新突破。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地方科学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双融”办学理念。多年来,学校秉持“双融”引领,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建立校本专业设置标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为切入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紧密对接,立项9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校企聚力建立一群一院一中心(高水平专业群、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办学理念,深化“双融引领、三创并举、四联驱动”的“广职育人”模式改革与创新,力争在2025年建成纺织服装特色鲜明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2035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纺织服装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大学。

“双融”引领 激发产教融合新活力

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纺织服装专业技能大赛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有120余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以上奖项3项,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金奖以上奖项6项;2020年,学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已连续10年一次性就业率98%以上。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纺织学报》 网址: http://www.fzxbzz.cn/zonghexinwen/2022/0905/824.html



上一篇:「企业推介」大冶宏春纺织有限公司
下一篇:上半年浙江纺织和服装产业运行企稳回升

纺织学报投稿 | 纺织学报编辑部| 纺织学报版面费 | 纺织学报论文发表 | 纺织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纺织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